中国螳螂拳发源地
2013-02-16 15:23   作者: 原创   来源:本站   阅读:
文字大小:【

 


 
 
    螳螂拳是首批被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列入系统研究整理的传统武术九大流派之一,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流传历史,相传祖师为王郎,其祖籍何处至今无定论。
    王朗之后,螳螂拳主要在莱阳一带传承,后由莱阳传出,主要流传于胶东各地,其习练者遍布海内外。此拳在莱阳有三个主要流派:一是“太极螳螂拳”(又名“老螳螂”),起源于照旺庄镇西赵格庄村,主创人为宋子德,名震武林的“莱阳三山”(王玉山、崔寿山、李昆山)皆为其弟子,现居住于莱阳的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为:李飞林、刘学君、刘新军、丁术波等;二是“七星螳螂拳”(影片《少林寺》中于海演练的拳术),起源于姜疃镇姜疃村,主创人为林景山,于海系其徒弟,现居住于莱阳的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为:林栋柱;三是“梅花螳螂拳”,起源于万第镇黄金沟村,主创人为姜化龙,现居住于莱阳的有代表性的传承人为:闫振飞和姚振玉。莱阳现有螳螂拳武馆4家,常年坚持习练者400余人,各期培训学生达到2000余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少林寺》中于海的螳螂拳展示初步引起了世人对螳螂拳这一古老传统文化的关注。同期,署名“云鹤涧客”的莱阳籍作家张炳斗(太极螳螂拳第七代传人,其外祖父为“莱阳三山”之一的李昆山)创作的长篇武林小说《螳螂拳史演义》(又名《王郎传奇》),发行400多万套,依据小说改编的连环画发行350多万套,掀起了当时国人关注和习练螳螂拳的热潮。张炳斗在《王郎传奇》中明确指出王郎为莱阳人。
    莱阳螳螂拳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很大。早在1933年春,莱阳国术馆馆长李昆山在中央国术馆(南京)举行的全国国术国考中名列长兵器第一名。荣捧“银盾奖”。蒋介石亦曾为其亲书金匾“一支干戈震东洋,半世英雄传天下”。后任西北军武术教官并兼任山东省西南乡农学校校长。据传,在任西北军武术教官期间,曾训练一支英勇骁战的大刀队,在西北抗日战场上,为抗击日本侵略者,保卫家园,先后有数名拳师加入到抗日队伍中,立下赫赫战功,名震一时。
    2008年莱阳螳螂拳被列入全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保护和利用好螳螂拳这一特色文化资源,2012年5月,该市成立了莱阳螳螂拳文化研究会,深入挖掘整理螳螂拳文化,召集、储备人才,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创新推广模式,全面推进螳螂拳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螳螂拳(视频)
螳螂拳传奇(视频)
 

【 责任编辑: 李梦 】
 
关键词:
热 点 文 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产业部备案号:鲁ICP备06000158号

主办:中共莱阳市委 莱阳市人民政府 承办:莱阳市网络宣传管理办公室
地址:山东省莱阳市委宣传部 邮编:265200 电话:0535-7227739邮箱: lyswlb@163.com

莱阳政府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本站所有内容不得转载 Copyright 2008-2011 www.myszlg.com All rights reserved